培训方案

红色教育

培训咨询

电话:0311-80761606

手机:13582612718
王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3731188192
张老师(微信同号)

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培训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培训资讯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班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圆满结业

分享: 作者:

06.jpg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班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顺利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圆满结业。本次专题西柏坡干部培训通过沉浸式的西柏坡党性教育,引导学院党员干部深刻领悟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为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沉浸式学习:在革命圣地汲取精神滋养

  为期6天的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廉政教育馆等核心教学点。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大家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内,简朴的生活条件与宏大的战略决策形成的鲜明对比,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员。现场教学、专题讲授、情景体验、分组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使学员们对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大家系统回顾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深刻认识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艰辛与伟大,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转折关头所展现出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卓越领导智慧。

  史料钩沉:从“一部电话”看运筹帷幄与使命担当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中,一个细节给学员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空间狭小的中央军委作战室,讲解员讲述了一段关于“一部电话”的往事。当时,这部电话是连接全国各大战区、指挥数百万大军进行战略决战的重要通讯工具。条件极其简陋,墙上挂的是军用地图,桌上摆的是几部老式电话机和电台。就是在这里,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发出了无数改变中国命运的电报指令。

  据史料记载,为了确保通讯畅通、指令准确无误,通讯兵们24小时值守,电话铃声就是最高的命令。他们克服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等重重困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保障了这条“神经中枢”的高效运转。这部普通的电话,承载的却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重任。它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忠诚、责任与担当的象征。它无声地诉说着: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任务多么艰巨,共产党人都能以坚定的信念和严谨的作风,恪尽职守,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这个故事对于从事化学化工教学与科研的党员干部而言,具有极强的现实映射意义。它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征程上,同样需要这种对“信号”的极度敏感、对“指令”(科研规范、安全准则)的严格执行,以及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精准响应。正如当年通讯兵保障指挥畅通是赢得战役胜利的基础,今天,我们严谨治学、恪守科研伦理、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就是在履行新时代科教工作者的“赶考”使命。

  学思践悟:将“赶考”精神融入立德树人与科研创新

  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大家普遍认为,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训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灵魂淬炼。西柏坡精神,特别是“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以及从“一部电话”故事中体现出的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对于当前学院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学员谈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有科研骨干表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正如当年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大战役,需要有远见卓识和战略定力,更需要有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要坐得住“冷板凳”,肯下“笨功夫”,才能产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原创性成果。学院党委负责人强调,要将此次西柏坡党性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把学习到的精神财富融入日常管理和服务中,不断提升治理效能,营造风清气正、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

  此次在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精心组织下,于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成功举办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党性锻炼,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激发干劲的动员。全体参训干部表示,必将把西柏坡的“赶考”精神带回工作岗位,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卓越的业绩,答好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特别是化学化工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考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交大化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陈老师)

课程咨询

  • 王老师

    扫码微信定制课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