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

红色教育

培训咨询

电话:0311-80761606

手机:13582612718
王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3731188192
张老师(微信同号)

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培训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培训资讯

在革命圣地淬炼党性初心

——武汉高校文理学院2025年党务干部西柏坡培训纪实

分享: 作者: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2025年7月,武汉高校文理学院36名党务干部走进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为期5天的"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这场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精神洗礼,通过沉浸式教学让学员们深刻体悟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伟力。


一、历史回响:触摸西柏坡的精神密码


在西柏坡纪念馆内,史进平研究员以《西柏坡历史与精神的启示》专题报告揭开培训序幕。通过纪录片《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影像教学,学员们系统回顾了党中央在此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峥嵘岁月。当站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前,仅有4间土坯房的狭小空间与指挥千军万马的恢弘战局形成强烈对比,生动诠释了"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奇迹。

现场教学中,七届二中全会会场原貌陈列令学员们驻足沉思。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木质讲台、手写会议提纲等文物,让"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告诫穿越时空,直抵心灵。


二、实践淬炼:从冉庄地道到雄安新区的时代对话


培训创新采用"历史场景+现实对照"教学模式。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学员们躬身钻入600米长的地下网络,亲身感受冀中军民"地下长城"的智慧。潮湿的黄土墙面上残留的煤油灯熏痕,诉说着"人民战争"的伟力。

这种实践教学在雄安新区得到升华。当学员们站在规划展示馆全景屏前,京雄城际铁路的立体路网与西柏坡时期手绘作战地图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从‘农村包围城市’到‘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进行新的‘赶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颖在研讨会上如是总结。


三、精神传承:构建新时代党建育人体系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的现场教学成为培训的生动注脚。当年芦苇荡中的土枪土炮与今日思政课堂的智慧教学设备,共同诠释着"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的深刻内涵。参训的机关党支部书记王建军在心得中写道:"西柏坡干部培训最珍贵的收获,是将‘两个务必’转化为党建工作的‘三个维度’——思政教育要有历史厚度,组织建设要有创新锐度,服务师生要有情感温度"。

结业仪式上,校党委杜永成书记强调:"要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三全育人’的实际举措,用好红色教育基地资源,构建‘课堂讲授+实地研学+成果转化’的党务培训新模式。"数据显示,参训干部返岗后推动的"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已覆盖全校83%的党支部,形成21项特色党建案例。


结语:永远在路上的"赶考"答卷


当培训班班旗在西柏坡纪念碑前迎风展开,"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金色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既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召唤。正如学员们在廉政教育馆宣誓墙前的集体承诺:"我们将以‘赶考’的清醒,答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考卷。"此刻,西柏坡精神的火种,已通过这场西柏坡干部培训,播撒在高校党建的沃土之中。


(作者: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杜老师)

 


课程咨询

  • 王老师

    扫码微信定制课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