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

红色教育

培训咨询

电话:0311-80761606

手机:13582612718
王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3731188192
张老师(微信同号)

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培训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培训资讯

西柏坡党员培训:于“赶考”出发地淬炼“无我”之境

分享: 作者:

  太行山麓,滹沱河畔,西柏坡——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刻下光辉印记的小村庄,如今作为重要的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正以其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的“赶考”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初心动能。当学员们踏上这片热土,总书记那句振聋发聩的警示——“廉洁自律的最大敌人是特权思想”,便在与历史场景的对话中,变得无比具体而深刻。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党员培训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1949年3月,就在这小小的山村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力重千钧的“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看似简单的条规,却是在革命胜利前夕,对全党,尤其是对即将执掌全国政权的领导干部一次至关重要的政治预警和作风塑形。它剑指的,正是可能滋生蔓延的特权思想。今天,在西柏坡党员培训的课堂上,学员们重温这些“简朴得有些苛刻”的规定,感受到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政治清醒和由内而外的纪律自觉。

  这里,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如同黄钟大吕,警醒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中,学员们置身于毛泽东旧居简陋的土坯房、中央军委作战室狭小的院落,历史的实物无声地诉说着何为“艰苦奋斗”,何为“人民公仆”。当手握权力的党员干部,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革命领袖们在何等艰苦的条件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种与民同苦、与民同心的精神境界,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映照特权思想的一面明镜。

  特权思想,是横亘在党群干群之间的一堵无形之墙。它腐蚀党的执政根基,玷污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而西柏坡党员培训的核心价值之一,正是通过沉浸式的历史体验,引导党员干部完成一次深刻的自我检视:我们是否还记得“进京赶考”的初衷?是否还能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是否在不知不觉中,让特权思想侵蚀了我们的理想信念?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党员培训

  因此,每一次来到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学习,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境界的提升。它不是在书斋里进行的概念推演,而是在历史的现场进行的精神对话。学员们通过在身临其境中体悟“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明确“到哪里去”的方向目标。这种培训,旨在淬炼一种“无我”的境界——正如总书记所倡导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唯有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利益和特权追求,才能真正做到廉洁自律,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新时代的“赶考”路,挑战严峻,考题常新。西柏坡党员培训所提供的,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前行的力量。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反对特权思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时时以“两个务必”为镜,常常以“六条规定”为尺,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砥砺,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价值。

  让我们从西柏坡再出发,永葆“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以“无我”的境界破除“特权”的藩篱,用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行动,答好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每一份考卷,这才是对西柏坡精神最好的继承与弘扬。


课程咨询

  • 王老师

    扫码微信定制课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