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

红色教育

培训咨询

电话:0311-80761606

手机:13582612718
王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3731188192
张老师(微信同号)

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培训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培训资讯

机械科学研究院党员干部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培训

分享: 作者: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机械科学研究院党员干部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实地感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精神密码,深刻领会西柏坡"两个务必"的深邃内涵。西柏坡党员教育中蕴含的赶考精神、斗争智慧和创新胆识,恰与当前突破"卡脖子"技术、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时代命题形成历史呼应。


一、理论铸魂: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科技创新的思想伟力


1."两个务必"的科研品格塑造


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土坯房前,党员干部深切体会到:简陋的作战室诞生了决胜千里的战略部署,这与科研攻关中"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精神一脉相承。西柏坡党员教育特别强调,当代科技工作者需保持"务必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警惕学术浮躁;发扬"务必艰苦奋斗"的科研作风,攻克高端轴承钢、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


2.群众路线的创新方法论


正定县的实践教学印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价值。19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推动的"人才九条"实践启示我们: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观,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反复强化的核心要义。


二、实践强基:红色基因赋能科研攻关的路径探索


1.战时机制对科研组织的启示


中央军委作战室"一桌电报指挥千军万马"的高效模式,为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历史参照。参训团队在西柏坡党员教育现场研讨中提出:要建立"揭榜挂帅"的科研攻关机制,借鉴战役指挥的扁平化管理,在光刻机、航空发动机等重大专项中实现资源精准配置。


2.土地改革蕴含的范式革命意义


西柏坡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的破旧立新,与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形成跨时空对话。党员干部在专题研讨中形成共识: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同等力度的制度创新,打破"四唯"评价桎梏,建立适应原创性研究的容错机制。


三、创新领航:西柏坡精神指引下的科技突破方略


1.赶考精神激发原始创新


站在"进京赶考"出发地,参训人员深刻认识到:科技领域的"赶考"就是要实现从跟跑向领跑的转变。结合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案例教学,团队提炼出"需求牵引-协同攻关-迭代突破"的创新发展模型,已在研究院承担的智能农机项目中取得验证。


2.统战智慧凝聚创新合力


西柏坡时期的多党合作经验启示我们:要构建"产学研用"创新共同体。培训期间达成的12项校企合作意向,正是这种开放创新理念的实践成果。通过西柏坡党员教育的沉浸式学习,党员干部提升了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的战略能力。


结语:走好新时代科技长征路


西柏坡的土墙灰瓦承载着永恒的精神密码。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的立体化学习,使"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内生动力。正如参训党员在总结会上形成的共识:科技战线的"赶考"永远在路上,唯有永葆"两个务必"的政治本色,才能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上交出合格答卷。


(作者: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杜老师)

 


课程咨询

  • 王老师

    扫码微信定制课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