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讯
七月的太行山满目苍翠,某机关三十余名党员干部踏上这片承载着共和国初心的土地。广场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诉说着那段改天换地的峥嵘岁月。大家整齐列队,聆听讲解员讲述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三大战役的惊心动魄,近距离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两个务必"的思想光芒。

一、旧址寻根悟初心
中共中央旧址的青砖灰瓦间,历史触手可及。在毛泽东同志旧居的窗棂前,斑驳的煤油灯盏让参观者驻足沉思。讲解员细致还原了毛主席彻夜批阅战报的场景:三大战役期间,这个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发出的359封电报,指挥着百万雄师决胜千里。作战室里悬挂的军事地图已褪色泛黄,但上面密布的红色箭头依然彰显着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党员干部们轻抚着军委作战室的老旧桌椅,仿佛触摸到了解放战争跳动的脉搏。
二、精神丰碑照征程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的木制长凳整齐排列,会场正中的党旗鲜艳如初。在这里,讲解员重点解读了"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当听到毛泽东同志提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的论述时,年轻党员小张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赶考永远在路上"。纪念馆内,三大战役的电子沙盘与泛黄的电报稿形成鲜明对比,多媒体技术将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使参观者深切体会到革命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时空对话。
三、薪火相传担使命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宣誓广场,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群山之间,与72年前进驻北平前的铮铮誓言遥相呼应。座谈会上,驻村第一书记老李动情地说:"这里的土炕木桌告诉我,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年轻干部小王则从电报墙前获得启示:"要像前辈们处理军情急电那样,提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效率。"
返程大巴启动时,夕阳为西柏坡镀上金边。党员干部们的笔记本里记满了感悟,手机相册中留存着历史影像,更重要的是心中镌刻了永恒的"赶考"命题。这片红色热土给予的不仅是历史教育,更是面向未来的精神导航。当我们把西柏坡的泥土装入特制纪念封时,也把"两个务必"的清醒坚定装进了心田,誓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考卷上续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