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

红色教育

培训咨询

电话:0311-80761606

手机:13582612718
王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3731188192
张老师(微信同号)

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培训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培训资讯

论西柏坡党性教育在新时代党员干部修养中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

分享: 作者:

  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不仅承载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荣光,更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托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开展的党性教育,已超越单纯的历史回顾,升华为一套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课程,对于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应对“赶考”远未结束的现实挑战,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深入探讨西柏坡党性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党性教育

  一、 西柏坡党性教育的理论内涵:历史逻辑与思想精髓的统一

  西柏坡党性教育的理论根基,深植于党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所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其核心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理论解析:

  “两个务必”的警示观:党性修养的永恒底线。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深刻洞察。这“两个务必”从哲学层面揭示了政党执政后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骄傲自满与享乐腐化。因此,西柏坡党性教育首先是一种底线教育,它告诫全体党员干部,无论取得多大成就,都必须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党性原则来坚守,这是抵御风险、永葆本色的思想防线。

  “敢于斗争”的使命观:党性力量的实践彰显。 西柏坡时期,党中央以非凡的魄力与智慧,指挥了战略决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是狭隘的对抗,而是为实现伟大目标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勇气与战略定力。西柏坡党性教育因此也是一种使命教育,它锤炼党员干部在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面前,是否具有迎难而上、敢于负责、善于破局的斗争精神和实践能力。

  “依靠群众”的宗旨观:党性立场的根本归宿。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形象地说明了党的力量之源在于人民。西柏坡时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都贯穿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西柏坡党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宗旨教育,它反复叩问党员干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强化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确保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二、 西柏坡党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历史镜鉴与现实要求的呼应

  将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党性教育的大课堂,其价值不仅在于追溯历史,更在于为解答新时代党建课题提供钥匙。

  应对长期执政考验的思想武器。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内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脱离群众等现象,与“两个务必”的要求背道而驰。西柏坡党性教育通过重温“进京赶考”的初心,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常怀忧患、永不懈怠的精神“清醒剂”,是抵御糖衣炮弹、防止人亡政息的有效预防。

  推进伟大斗争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必然充满风险挑战。西柏坡党性教育所蕴含的敢于斗争、善于胜利的精神特质,能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上,面对改革深水区、发展瓶颈期和外部打压时,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标尺。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西柏坡党性教育将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为衡量党员干部是否真正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历史参照和实践标尺。它要求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党性教育

  三、 深化西柏坡党性教育的实践路径:从理论认知到行为自觉

  要让西柏坡党性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探索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推动党性修养从理论认知转化为行为自觉。

  强化沉浸式体验与理性升华相结合。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培训中,不仅要组织参观旧址、观看文物等感性体验,更要设计深度的理论研讨和互动教学。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哲学思考,从革命先辈的言行中感悟党性原则,实现从情感震撼到理性认同的飞跃。

  推动历史与现实相对照。 教学设计应着力打通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例如,将“两个务必”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对照,将“依靠群众”与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创新相联系。通过案例分析和结构化研讨,让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找到自身党性修养的差距和努力方向。

  建立常态化与长效化机制。 党性修养非一日之功。不能将西柏坡党性教育视为一次性的培训活动,而应将其核心内容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组织生活和考核评价体系之中。鼓励党员干部将西柏坡精神作为一面镜子,经常对照、反躬自省,形成持续进行自我革命的自觉。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所承载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活水源头。系统化、理论化的西柏坡党性教育,是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党的战略举措。它通过深刻阐释“两个务必”的警示观、“敢于斗争”的使命观和“依靠群众”的宗旨观,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行为指南。唯有深挖其理论内涵、把握其时代价值、创新其实践路径,方能使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永不停歇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的答卷。

  (作者:陈老师) 


课程咨询

  • 王老师

    扫码微信定制课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