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

红色教育

培训咨询

电话:0311-80761606

手机:13582612718
王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3731188192
张老师(微信同号)

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培训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培训资讯

区政协专题培训班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圆满结业

分享: 作者: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干部培训

  近日,为期五天的成都市某区政协“赶考赋能”专题培训班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旨在通过沉浸式的西柏坡红色培训,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刻感悟“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弘扬伟大的西柏坡精神,为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选择在此地进行本次西柏坡红色教育专题培训,寓意深远。培训班通过专题教学、现场参观、情景体验、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学员重温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

  在专题教学中,学员们深入学习了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卓越贡献,重点围绕“赶考”精神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进行了系统研讨。大家认识到,“赶考”永远在路上,政协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现场教学:一部立体的党史教科书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学员们依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的文物、每一幅沧桑的照片、每一间简陋的土坯房,都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学员们驻足良久,深刻体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历史背景和深远考量。这种身临其境的西柏坡干部培训,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了可感知、可共鸣的生动教材。

  红色印记:从“董必武为老乡续棉衣”看为民初心

  在丰富的西柏坡红色教育资源中,一个充满温情的历史细节尤为令人动容。据史料记载,1948年冬,西柏坡天寒地冻。董必武同志夫妇的房东张大娘,看到他们衣着单薄,便熬夜为他们各做了一件新棉衣。董必武夫妇收到后十分感动,但坚决要求付钱,大娘执意不收。几番推辞后,董必武同志说道:“党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您给我们做了这么好的棉衣,我们已经很感激了,这钱您必须收下,不然这棉衣我们不能要。”最终,张大娘含泪收下了棉衣钱。

  这个故事虽小,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深厚的鱼水之情和严明的纪律作风。它让学员们深刻感悟到,政协工作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才能提出真正反映民意、有温度、有质量的提案和建议,当好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

  学思践悟:以“赶考”姿态答好新时代政协答卷

  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如何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履职实效”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锤炼。西柏坡精神,特别是其中包含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谦虚精神,对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学员们纷纷表示,返回工作岗位后,将把这次培训的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强大的履职动能。要以“赶考”的心态对待每一次调研、每一份提案、每一次发言,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关注民生热点难点,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区政协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它必将激励全体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奋力书写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答卷。

  (作者:陈老师)

课程咨询

  • 王老师

    扫码微信定制课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