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

红色教育

培训咨询

电话:0311-80761606

手机:13582612718
王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3731188192
张老师(微信同号)

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培训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培训资讯

郑州大学思政教师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完成暑期淬火

分享: 作者: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红色教育

  9月,革命圣地西柏坡迎来了一群“朝圣者”。郑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习班在这里完成了为期五天的深度学习,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专题化培训,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

  清晨的阳光洒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庄严肃穆的五大书记铜像前,研习班全体教师整齐列队。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教授代表全体教师整理花篮缎带,随后众人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回荡在广场上空,许多教师眼中闪烁着泪光。

  “这次西柏坡红色培训课程设计十分精准,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青年教师李博士在参观中共中央旧址时感慨道。站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内,看着简陋的办公桌上那盏锈迹斑斑的油灯,教师们仿佛看到领袖们在那艰苦岁月中挑灯夜战、运筹帷幄的身影。

  专题教学环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特邀研究员张老师为大家讲述了“西柏坡时期的民主实践”。一个小故事尤其令人动容:1948年秋天,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土地会议,会场设在一个简陋的打谷场上。与会代表们坐在石头上、木料上,热烈讨论着《中国土地法大纲》。会议期间突然下雨,大家就挤到旁边简陋的农舍里继续讨论。这种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民主议事的精神,让在场的思政教师深受触动。

  “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核心是‘两个务必’精神的当代传承。”郑州大学思政教研室主任刘教授在研讨会上表示,“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

  晚间的小组讨论中,教师们围坐在一起,结合白天的参观学习畅谈体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小张分享道:“站在周恩来同志办公室旧址前,我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幅军用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插着小旗。讲解员说,周总理经常站在地图前沉思到深夜,思考如何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备课教学应该学习的吗?”

  本次西柏坡红色培训特别设计了“体验式教学”环节。教师们重走“赶考路”,在崎岖山路上体会当年党中央从西柏坡前往北平时的历史场景。“走在这些山路上,我能感受到革命先辈们那份既充满信心又如履薄冰的复杂心情。”郑大思政课教师王老师抹着额头的汗水说,“这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要始终保持‘赶考’心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

  结业仪式上,研习班班长李教授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五天的西柏坡思政教育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内涵。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我们要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主任对本次研习班给予高度评价:“郑州大学思政教师们的学习态度和钻研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真正做到了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夕阳西下,研习班教师们踏上归程,带着沉甸甸的收获离开这片革命圣地。相信通过这次西柏坡红色培训,郑州大学思政教师必将把“两个务必”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教学实践,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上绽放新的光芒。

  (作者:陈老师)

课程咨询

  • 王老师

    扫码微信定制课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